“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苏州市教育规划“十三五”立项课题
《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
二○一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获准立项为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普通规划立项课题,立项编号为192006245。
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1.基于课程整合改革的需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体”或者“整合”已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核心任务。教育部在2014年4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系统设计,整体规划”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聚焦课程的深度整合”是其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是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要求之一。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就是基于课程的深度整合而提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落实课程整合改革的需要。
2.基于学校数学课程的建设
在江苏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数学核心内容教学设计研究”等课题研究的引领下,结合新建学校学科课程建设特点,高起点规划,低重心实施,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学校数学课程建设,深入推进国标课程校本化实施改革,以整体思维为核心,从课程和教学有机整合的视角,建构数学校本课程体系,以数学思维训练与数学益智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发小学阶段每个年级30学时《爱上数学思考》校本课程系列,促进小学数学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生长课程有效结合。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出发,开发学生数学学习基础扎实、联系广泛、深度融合的数学校本课程。
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基于整体思维的系统化思考、规律性认识。在整体性教学策略指导下,体现教学对象的整体关照、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教学活动的整体参与、教学成效的整体发展。从整体性教学出发,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需要横向关联,融合生成,突出内容的广泛联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个方面需要纵深推进,深度挖掘,体现内容背后隐藏的价值意义。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个环节需要层层递进,整体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此课题申报前,我们已进行了一些整体性教学课例探讨,从一节数学课如何进行整体设计、怎样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也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一些依据,但还是立意站位不高,理论支撑不足,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为了进一步深化整体性教学研究,在上述课题提出和研究背景下,积极申报“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旨在上述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化研究,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细化实施内容、完善课题计划,以期获得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汇报如下:
二、对课题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对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进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等再度深入思考。
1.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目前我校数学教学的实施状况,对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文件要求,我们发现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设计缺乏整体考虑,仅把教材当学材,没有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角度去挖掘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数学趣味活动;再如教学内容缺乏前后联系,课堂教学禁锢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上,没有从整体上向前延伸、向后拓展,去牢固建构学生的整体认知。为此,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如何采取恰当的整体性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具体来说,解决以下问题:
(1)理论方面:目前,整体性教学研究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开展得较少,通过本课题研究,力求在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内涵特征、结构系统、策略选择、实证评价等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2)实践方面:本课题研究关键点是整体性教学,落脚点是教学策略。为此,在本课题研究中,加强学科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学生经历更多的数学实践活动,让研究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力求让多元化的整体性教学实施策略,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实践。
(3)影响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并形成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策略,解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的问题,揭示学科教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一般规律,并向其他学科、学校进行影响渗透,促进整体性教学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
2.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
根据本课题的名称,我们确立“整体性”“整体性教学”“教学策略”作为核心概念。将“整体性”作为核心概念,主要是考虑从内涵本质与哲学思考上理解把握“整体性”,使得本课题研究站位更高。将“整体性教学”作为核心概念,是想划定整体性研究的教学领域,从整体性的角度去观照教学。将“教学策略”作为核心概念,突出课题研究要服务教学实践思想,在具体策略的指导下,整体性教学能够落地生根。因此,本课题确定了3个核心概念。
(1)整体性:希腊语的“holon”是“整体性”或“整体主义”的词源,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不仅是整体,也不仅是部分,而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的一个整体,即“整体/部分”。整体性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在哲学、生物医学、文艺美学以及教育等领域广泛运用,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切入点与着力点不同,整体性概念的内涵表征也不一样。本课题将“整体性”界定为:具有“整体”“关联”和“转变”特质的一种教学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
(2)整体性教学:整体性教学是相对于零碎散杂、单一局部、封闭孤立的教学而言。研究者们对“整体性教学”的认识是多角度、多元化的,什么是“整体性教学”,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本研究将“整体性教学”界定为:在整体思维视域下,以整体的认知方式、行动策略和价值取向,通过构建结构化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创设基于整体的知识背景与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相互关联的整体中经历多样化的学习实践,从而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与精神等方面的整体发展。
(3)教学策略:顾明远教授认为教学策略既不是教学模式和方法本身,也不是一种指导原则,而是有思想观念统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谋划、选择和设计。本研究将“教学策略”界定为:在整体性教学理念指导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内容、任务等的诸要素进行系统谋划,以及根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
3.对课题研究价值的思考
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从学校数学教学实施层面进行实践探索,以数学学科教学研究为抓手,揭示学科整体性教学的普遍规律,并进行影响辐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学术价值:一是丰富“整体性教学”的内涵。虽然学科教学中也有对“整体性教学”的研究,但大多是在语言学科为主。在“整体性教学”视域下的数学教学有哪些思考与创新,能带来哪些整合与变化,这使得“整体性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整体性教学”的内涵。二是增强“教学策略”的功能。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有效策略,形成一些指导性的理论和经验。
(2)关于应用价值:
本课题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加强整体课程理论与整体性教学实践的融合,重视数学教学发生的全过程,突出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助力他们建构完整的数学认知。拓宽整体性教学实施的途径,丰富整体性教学策略的内涵,力求为深化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研究提供广泛的实践依据和案例支撑,在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路径、方式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校本经验,进而推广辐射,使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设计
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确定相对可测量、可达成的研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研究内容,同时,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一致性。
1.课题研究目标的确立
总体目标:通过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从学科教学层面的研究转向课程实施层面的研究,打破传统教学封闭的壁垒,建立课程与教学有机整合的研究意识和思维方式,形成整体的开放的数学教学体系。以整体思维审视数学课程与教学,开发与实施具有“联结”“转化”“灵性”特质的数学校本课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形成整体的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
具体目标:
(1)基于教学的整体性考虑,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指导,形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探究学习、课后拓展学习的整体性学习机制;
(2)通过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强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开发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方法与思想高度融合的数学校本课程;
(3)探索出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要求的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实施路径、方法策略及保障机制,形成可资借鉴的、可供推广的一般经验;
(4)坚持课题研究服务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目的,通过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建构促进师生和学校快速发展的数学教学质量把控体系。
2.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确立以下6个方面内容,具体如下:
(1)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性缺失及其改进的现实基础研究
揭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性缺失的问题,以及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的缺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改进的可行性,从而得到本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
(2)国内外整体性教学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在整体性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理论研究作好铺垫。
(3)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研究
在诸多关于整体性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课程研究实际,揭示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内涵特征,挖掘其理论支撑,为课题研究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4)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结构系统与基本形态研究
在整体思维观点下,描绘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结构系统与基本形态,为整体性教学实践提供操作路径与稳固模型。
(5)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为此,本研究要加强整体性教学课例研究,以丰富的整体性教学实践来形成策略、提炼成果。
(6)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评价研究
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评价维度、模式、量表等建立,对整体性教学策略实施情况进行及时评价,以实证的方式促进改进、深化研究。
研究重点:依据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解决问题,我们确定“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作为课题研究重点。
3.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
以“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及研究有关数学整体性教学的文献,了解国内外整体性教学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准确把握整体性教学策略的发展脉络,对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形成科学认识。
(2)调查访谈法。实施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范式,改变老师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在采用适当的整体性教学策略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主体意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哪些差异性,都需要通过调查访谈来求证。
(3)案例研究法。通过学习对象观察、数据统计分析、教学实录评析等多种方式,对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实施中,发生的事件、行为的背景、过程的深入挖掘与细致描述,呈现整体性教学的真实样态,从而对整体性教学策略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解释、判断和预测。
(4)实验研究法。在本课题研究中,将单一或多个整体性教学策略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实施的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开展研究,来验证整体性教学策略实验的各种假设,从而为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找到恰当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四、研究思路、过程和成员分工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与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紧密结合,我们本着“边教学边研究”的原则设计研究思路,合理进行成员分工,研究过程持续跟进。
1.课题研究思路
(1)实践切入。一是从已有的校本研究为切入,建立课题研究的校本基础;二是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寻求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三是以国内外已有的整体性教学研究成果为切入,在继承中发展与创新。
(2)理论分析。在揭示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内涵特征和基本理念基础上,建构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结构系统与教学运行机制,为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方法论视角和研究立场。
(3)回归实践。将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际,在实践中形成多元化的整体性教学策略,同时检验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效应,并进一步完善整体性教学的理论建构和实施策略。从而将研究的成果服务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其技术路线为:
内涵解读——现状分析——提出问题——明确方向——方案制订——实践探索——修正方案——成效分析——形成策略——提炼经验——推广辐射。
2.课题研究过程、负责人员以及拟完成的过程性成果
研究过程按时序进度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2月):现状研究——申报立项。主要包括:整体性、整体性教学、教学策略的内涵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与文献资料梳理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基本现状,提出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研究的整体构架,研制并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上报评审。
标志性成果:《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文本,2018年12月完成)
第二阶段(2019年3月——2019年11月):基础研究——方案研制。主要包括:进一步进行文献研究,形成《文献综述》;组建课题研究组并进行成员任务分工;形成《“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并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研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学习领会并执行方案。
标志性成果:《“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论文,2019年10月完成);《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文本,2019年11月完成)。
第三阶段(2019年12月——2021年6月):行动研究——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依据《方案》探索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结构系统与基本形态;设计与开发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方法与思想高度融合的数学校本课程;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例研究;建构基于整体性教学的数学教学质量把控体系;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方案》等。
标志性成果:《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实施意见》(文件,2020年6月完成);《爱上数学思考》(部分年级校本教材,2020年12月完成);《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实施路径与策略》(论文,2021年6月完成)。
第四阶段(2021年7月——2021年12月):案例研究——成效分析。主要包括:开展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评价研究;建立在同课异构基础上的整体性教学实验研究;进行课题成效及成果提炼总结;撰写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准备结题鉴定有关事宜等。
标志性成果:《实施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案例》(汇编,2020年12月完成);《追求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的通融境界》(专著,2021年8月完成);《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报告,2021年12月完成)。
3.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根据课题研究的任务及组成的成员,分工如下:
(1)课题日常管理组:负责人:皋岭;成员:唐惠玉
(2)课题理论研究组:负责人:许兵兵;成员:章莹梅
(3)课题实践操作组:负责人:王进;成员:王晓清
五、申报、立项以来开展的工作
本课题自2018年12月申报、2019年6月份立项过程中,开展了如下工作:
1.通过文献检索,进一步学习和领悟文献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了解国内外有关整体性教学研究开展情况,为课题的文献研究打好基础;
2.通过座谈走访、课堂教学观摩等方式,分析学校数学整体性教学缺失情况,以及了解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基础;
3.与苏大实验学校、园区星澜学校开展的跨区域校际教学研究共同体活动,进行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为实施整体性教学策略积累实践研究的素材;
4.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分工,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制订《“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5.形成《“小学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组反复讨论并邀请专家拟论证研究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